更新时间: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广泛汇聚国际科技资源。来自新加坡、捷克、韩国的多家企业带来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科技产品,在北京科博会寻找新的合作机会。阿斯利康、赛诺菲、京港地铁、德勤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展示最新技术和合作成果。
“普通老百姓用手机随时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不仅满足了精神需求,也保存了海量的史料,使未来的历史学家有足够的资料来了解我们这个时代平凡人的美食、厨艺和烟火气。”在张良仁看来,今天的短视频素材,未来也许能成为新的史料,就像李白的唐诗、清代的文人笔记,是今人了解古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窗口。
务实合作是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内生动力。中俄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去年双边贸易额逆风创下2448亿美元新高。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能源供应国,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合作潜力足,发展空间大。此访期间,双方又签署20多项合作文件,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做大合作蛋糕,夯实经贸和能源合作基本盘,支持跨境电商、农业、矿产合作,稳步推进核能、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合作项目,加快拓展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双方签署新版投资保护协定,为高水平经贸合作完善制度安排,有力对冲了保护主义逆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在进行的“中俄文化年”精彩纷呈,“中国热”在俄罗斯各地持续升温,双方合拍的电影《红丝绸》广受好评,两国革命者并肩战斗的故事感动了大批观众。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教育、青年、媒体、电影等领域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让中俄友好世代相传。
据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项目负责人焦小强介绍,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依托科技小院在国内的运行模式,为非洲培养一批高素质农业人才。留学生通过在中国和在非洲的长期实践,能够将中国农户精耕细作的技术应用到非洲,帮助当地小农户增产增收。
上海5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静安戏剧节——中外家庭戏剧大赛颁奖典礼11日举行。中外家庭的作品均以其独特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戏剧的魅力与家庭的温暖。
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应妮)赣剧《李迩王》10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精彩上演。该剧由江西省景德镇市的乐平市赣剧团创排演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融合莎士比亚悲剧精神与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的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