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五一”假期,杭州西湖畔,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浙里寻珍——2024年度考古成果展”吸引各地观众前来参观。该展览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汇聚2024年浙江26处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400余件文物,以考古之笔勾勒出万年文化史的壮阔长卷。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也是全国首个生态省。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麻胜聪介绍,浙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融入更高水平生态省和长三角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率先根据“昆蒙框架”修订实施生物多样性战略行动计划,实现生物多样性县域调查评估全覆盖;扎实推进物种保护和生态修复,珍稀濒危物种数量持续增长;创新开展生物多样性友好品牌建设,一系列做法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浙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动力所在、后劲所在。”
5月13日电 5月13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应急管理部召开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领域重要国家标准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司安全生产监察专员边卫华介绍,《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是对《城镇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的修订,主要规定了避难场所规划、设计、建设、管护、使用和评估等全生命周期的通用技术要求,适用范围由城镇扩展到乡村,实现对城乡避难场所全覆盖技术指导。新版标准着眼于“大安全、大应急”,调整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级与分类,同时补充完善了规划设计、场所建设、管护使用等方面的技术内容。
连日来,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针对流域相关省(区)旱情,黄河防总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第一时间分别启动抗旱四级响应和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自6月14日17时起,针对河南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落实落细各项抗旱保供水措施,做好旱情持续或进一步发展的应对准备。
“无人机电量确认,RTK(实时动态测量仪)、采集终端备齐……”一大早,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坎儿井专项调查工作队的年轻队员们就整装待发,驱车前往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的坎儿井监测点。
6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被开除党籍,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