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7 11:14:50 | 浏览次数:2808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新加坡游客同比增长10倍,马来西亚游客同比增长9倍,法国、西班牙、泰国游客均同比增长约4倍。 端午小长假期间,平台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5%。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游客最多。
文化与经济相融合,应突出“人”。城市的吸引力,往往体现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有商业上的创新氛围,有文化上的兼容并蓄,长沙的“青和力”十足。数据显示,近10年,长沙人口增长300万以上,其中80%是年轻人。繁荣人文经济,青年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是体验者,也是创造者。城市有了“青和力”,书写人文经济学大文章就有了新动力。从“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再到“努力成为年轻人的向往之城”,当人文经济更多落笔于“人”,当更多体制机制创新立足于“人才”,释放出的必定是无限潜能。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想象力是人类的超能力,它赋予我们创造力与灵感,帮助我们构建未来的蓝图,解决复杂的问题。然而,这一超能力也有“副作用”。当想象力脱离现实的边界,不受理性控制时,它可能将我们拖入一种名为“灾难化思维”的漩涡,让我们的头脑反复上演“白日噩梦”。
廖锦添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从7岁开始学习象棋,象棋最吸引他的地方是双方在棋盘上捉对厮杀。“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文园杯’比赛,上一次比赛排名第八。本届比赛大家搏杀非常激烈,我也遇到了比较厉害的竞争对手,在最后三轮比赛中我取得了三连胜并获得冠军。”
这个端午假期,热气腾腾的“端午经济”成为消费活力升级的缩影。“国潮”风引领文化消费新风尚,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技术交融,非遗体验“烟火气”满满,打造出独特的“国潮端午”氛围。持续火热的国潮消费也一路“火”到了海外。
《北京市优化入境旅游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在大会上发布,围绕产品、宣传、服务和保障四方面推出22条举措。产品供给方面,北京将持续提升“大美中轴”影响力,丰富世界遗产游、特色胡同游、中轴骑行游、都市夜色游、京郊乡村游等更多特色化、体验式的旅游产品,擦亮“漫步北京”旅游线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