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08:25:40 | 浏览次数:8554
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所在地,南平茶文化源自“山系生活”。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等非遗项目也在传承中焕发新生。南平将茶文化与非遗技艺相结合,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艺比赛等活动,推出茶旅体验项目,吸引游客来此地采茶、制茶、品茶,丰富了文旅体验。
旱区水利部门积极抗旱减灾,广西、陕西两省区水利厅分别启动干旱防御Ⅲ级、Ⅳ级应急响应。广西提前部署抗旱保人饮、春耕备耕用水保障工作,自治区本级财政两次下达抗旱救灾资金支持南宁、柳州、河池等8市36个县区抗旱减灾;有关市县提前制定农村供水应急预案,持续开展打井、供水工程扩网联网、拉水送水等措施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各地全力抗旱保灌溉,已累计灌溉水量11.9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019万亩。陕西强化水量统一调配,调度石头河水库加大向单一水源的咸阳市和杨凌示范区的供水力度;精细管理灌溉用水,合理制定用水计划,已累计灌溉水量4.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07万亩;开展农村供水春季“敲门入户”大排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河南召开省委麦田管理视频调度会议部署抗旱工作,省水利厅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包片指导抗旱工作,调度昭平台、白龟山、宿鸭湖等大中型水库3月1日以来累计补水7.8亿立方米,保障灌溉用水需求,动态摸排、准确掌握农村地区群众饮水困难情况,综合施策保障供水。云南、四川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延伸管网、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拉水送水等措施,保障旱区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通过采取抗旱措施,旱区农村群众生活用水和灌区灌溉用水总体有保障。
现场,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郑启伟,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浙江生态文明研究院产业转化中心副主任邓劲松,浙江省地质院生态修复所所长管瑞哲,大里村委书记应忠东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地质生态产品提出的背景和现实意义”“大里五级瀑布地质+咖啡业态模式”等问题,深入探讨地质生态产品助推共同富裕的机制路径。
“外婆活到103岁,她常说,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真的很幸福。”张珍秀的外婆黄兰英,就是当年闽北苏区妇女担架队、洗衣队的队员。秉持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信念,张珍秀从1996年开始义务宣讲武夷山革命史,开展讲解、讲座2700多场次,培训红色宣讲员300多名,“我们没忘记,他们就活着。”
作为“中国毛衫名镇”,秀洲洪合毛衫市场每年实现数亿件毛衫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眼下,依托即将建成投运的嘉兴南湖机场,该地正在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当地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建强跨境电商服务体系,推动更多本土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持续提升产业国际影响力。
“本以为以后难以正常饮食且离不开输液袋维持,没想到有希望。”来自广东茂名的崔伯今年81岁,此前因肠系膜扭转与肠坏死被切除大范围肠管,术后小肠剩下约55厘米,仅为正常人小肠长度的十分之一,因剩余肠道无法吸收身体所需的营养量,他被诊断为短肠综合征,同时因为前次手术的小肠-盲肠吻合口狭窄而叠加了肠梗阻。
温州4月21日电(奚金燕 林夕榆 刘洪蓓)4月21日,“95后”供电专业女工长王静虹带领团队穿梭于温州S1线灵昆车辆段的铁轨间。作为浙江交通集团幸福轨道公司首位新晋供电领域的女性技术骨干,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小白”到独当一面的“灵昆女将”,她用汗水与智慧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劳动者的飒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