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与会者呼吁各方联合起来构建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助残公益生态,倡导“党建引领,筑牢根基;需求导向,精准服务;科技赋能,智慧创新;资源共享,融合协作;能力提升,专业支撑;媒体支持,公众参与;平等对待,促进自立”的助残社会氛围。
卢格里斯近日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还表示,十年来,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中拉论坛框架下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中国已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开展大量合作,这种发展中国家间真诚无私的合作,非常值得赞许。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十年前我记忆中的内蒙古是马头琴、蒙古包与无垠草原,如今这里已成为绿色科技的先锋。”呼和浩特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建设中的新机场,都让伊苏感受到了内蒙古的创新脉动,而乌兰察布草原上绵延的风力发电机、鄂尔多斯沙漠边缘的“光伏蓝海”,也让她始终感受到内蒙古“守护着蓝天绿草的底色”。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助力拉美发展成效显著。在阿根廷西北部胡胡伊省海拔40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区,有中国企业承建的高查瑞光伏电站。该项目解决了近10万户阿根廷家庭的用电需求。而钱凯港作为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由中秘合建,钱凯港从昔日的渔村小港到如今成为连接南美和亚洲的重要枢纽。秘鲁驻华大使马尔科·巴拉雷索表示:“钱凯港启用后,将深刻改变从南美洲到中国的航运状况。”
贺兰县有着“西北适水产业第一县”的称号。近年来,贺兰县适水产业蓬勃发展,水产品产量连续九年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全县养殖水面稳定在5.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同比增长2.3%,年产值达9.47亿元。为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贺兰县还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加大渔业科技投入,渔业发展呈现出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良好态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