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20:07:58 | 浏览次数:8483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教育战线工作者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培养更多兼具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高素质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贡献。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北京5月26日电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26日发布消息称,当地时间5月23日、24日,作为2024-2025“中俄文化年”重要活动之一,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剧院上演,拉开第十七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节的序幕。
在短剧出海领域,广东以技术驱动形成显著优势。“广东作为科技创新高地,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为短剧出海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新土壤。”DataEye研究院研究总监刘尊介绍,如枫叶互动ReelShort、无限进制DreameShort等出海短剧APP的研发基地均位于深圳。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表示,同济大学要回答好“强国建设,同济何为”这一时代课题,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发挥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嘉定区政府、在地企业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同题共答、同频共振,推动大学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嘉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作为企业代表,在专题文章中以推动融合创新发展的实践为主线,总结其企业“技术基因”“垂直整合、集成创新”“精准战略”“人才引擎”“绿色引领”五大特征,阐述比亚迪从电池制造起步、到整车研发引领、再到轨道交通创新,30年不断深化融合发展的历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复旦大学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推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一方面,要在科技创新“硬实力”上突破壁垒,坚守基础研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要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另一方面,要在哲学社会科学“软实力”上深耕厚植,巩固复旦大学文科重镇地位;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突出创新发展,协同各学科运用新方法新工具,提升服务党和国家大局、参与引领学术范式变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