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围绕“数智赋能低空经济:技术创新与生态发展”“具身智能”“脑机接口技术突破与未来企业新生态”“人工智能前沿”“自动驾驶与汽车智能”“自主指令技术探索与产业融合发展”“智能系统前沿”“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等主题,2025国家新质生产力与智能产业发展会议还特别设立8场平行会议,旨在激发创新思维,探索智能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贺兰县有着“西北适水产业第一县”的称号。近年来,贺兰县适水产业蓬勃发展,水产品产量连续九年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全县养殖水面稳定在5.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同比增长2.3%,年产值达9.47亿元。为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贺兰县还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加大渔业科技投入,渔业发展呈现出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良好态势。(完)
从驼奶储存难题的攻克,到放牧模式的革新,再到繁育技术的重大突破,科技创新为驼奶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沙漠中,驼奶产业将乘着科技的东风,创造更多奇迹。(完)
今年以来国际航线数量一路上涨,4个月新增5个通航国家,79个国家的“国际特种兵”可以直接“空降”中国。像塞尔维亚可以直飞广州、新疆直通阿拉木图,东帝汶也有航班每周往返厦门。
长汀,昔日贫苦的老区苏区;晋江,福建沿海经济最强的县级市。2012年,晋江和长汀因福建省委的“山海协作”决策而结缘。十多年间,晋江市提供资金、技术、招商资源支持,重点帮助长汀县发展高端纺织、农副产品深加工,同时积极鼓励晋江民营企业参与“山海协作”。目前,晋江籍企业家在长汀投资企业超百家,长汀的26家营收超亿元工业企业中有半数来自晋江,其中5亿元以上的晋江企业有一家。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