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6 06:27:08 | 浏览次数:9002
今天是第15个“5·19中国旅游日”。正如今年的活动主题“锦绣山河,美好旅程”,旅游已成为人们欣赏山河风光、感受发展活力、共享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
5月19日,参加登长城系列活动的各地肢残人士陆续返程。目送着一批批朋友离开,他说,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全部活动结束后“回家好好睡一觉”。
张颐武进一步指出,当前数字技术在文旅、图书馆、博物馆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复原历史文化场景,创造实景实感的体验,是未来文旅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这方面表现出色,走在世界前列。楚雄凭借丰厚的彝族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沉浸式体验,为游客带来新奇感受,极大地提升了自身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质,有效提升。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4%和21.3%。“人工智能+”驱动作用增强,数字产业蓬勃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深入,推动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是中线干线关键性、控制性工程,以隧洞形式下穿黄河。据介绍,穿黄隧洞是国内穿越大江大河直径最大的输水隧洞,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隧”。其技术要求高、建设难度大,更实现了我国水利行业穿越大江大河复杂地层结构的技术突破。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