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6 03:46:08 | 浏览次数:3942
临近国际博物馆日,云南民族博物馆举办了讲座、沙龙、主题研学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不少游客到馆参观。作为我国最大的民族博物馆之一,云南民族博物馆的藏品覆盖全国56个民族,共有52830件民族文物。博物馆目前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实践、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文字古籍、工艺美术、乐器、面具、陶艺、瓦当等八个专题。
走进花棚里,花烛、白锦龟背竹、蔓绿绒……一簇簇热带植物郁郁葱葱,整座大棚像是一片微型“热带雨林”。廖万甜熟练地巡棚,打开风机,调控湿度,检查叶面。
熊莹是云南西双版纳州的一名律师,布朗族,2007年,一起意外事故导致肢体残疾,至今还要不断接受康复训练。虽然自己也行动不便,但多年来,熊莹一直在利用自己的专业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帮助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自立自强。
曾文莉认为,在职业选手商业价值充分释放后,其成功效应才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从事网球运动,而这是中国网球经济发展的根基。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市博物院考察时强调,“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从2000年开始,当地种植大户刘细流开始在此开拓荒山种植黄栀子,一坚持就是25年。“刚开始的时候,这里几乎是一片荒山,电都不通。伴随着政策的东风,我们种植规模逐渐提升到了如今的5000余亩,也从以往的散户模式,走上规模化、产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