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14:01:00 | 浏览次数:3860
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军介绍,8年来,国务院通过的总体方案明确的160项试点任务全部完成,2023年又推出了2.0版方案,47项重点任务42项取得显著成效,河南累计形成615项创新成果,25项在全国推广,跨境电商、多式联运、商事制度改革等领域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我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校服产业基地,2024年的校服产业市场规模做到了12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0%以上。”织里校服协会会长李刚接受采访时表示,5年时间发展,该协会汇集了400多家校服生产企业以及1000个面辅料供应链企业。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我们加大了对中东、东南亚以及东欧一些国家客户的开拓力度。”黄军军说,在公司上下齐心努力下,他们日前和来自土耳其、波兰两个国家的客户达成了合作意向,年意向订单超过200万元,“我们希望凭借更多特色产品、专利产品开发更大市场。”
纪宁说:“欧美国家的网球市场已逐渐进入饱和阶段,中国被认为可能带来新的爆发性增长点。”他认为,在中国这个网球新兴市场,应更充分地挖掘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这有利于全面释放中国体育经济的增长潜力。”
据统计,2015年至2024年,南沙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百亿美元,丽芝士、兆科、骏德等跨国企业相继落子。2023年至今,南沙落地了沃博联广药、英诺螺旋等多支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试点基金。
在主题推介环节,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主任章勇武面向全球提出三点合作愿景:重庆愿与各国在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加强合作,通过项目投资、共建产业园区,实现资源互补与互利共赢;重庆希望在跨境电商、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与各国加强贸易往来,推动新能源汽车、摩托车等“重庆造”产品走向世界,同时进口更多各国优质商品,持续扩大双边贸易规模;重庆愿为到此投资的各国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希望各国为重庆企业在当地开展经贸活动提供帮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