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加大绿色金融及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标准、构建监管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建议,由金融机构牵头设立绿色建筑建设专项贷款,开发相关信贷产品,搭建金融支持绿色通道,并探索在超长国债、专项债券等方面提供保障。业内人士建议,加快制定完善绿色建筑产业建造、销售等标准规范,并加强监管,推动标准落实落细,实现像卖汽车一样卖房子。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以往,各单位“摆摊式”分散设置窗口,未进行事项整合,办事群众和企业人员要在不同区域寻找窗口,办事不便。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借助数字化手段,通过事项梳理、窗口整合、流程优化、数据共享的方式,推动办事从“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北京的“接诉即办”、上海的“一网通办”、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地方实践,如雨后春笋。
笔者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
在4月上旬接下来的几天里,全国大部气温仍多起伏,但总体不改向暖的大趋势。明天开始,气温将再次波动上升,偏暖程度拉大,最高气温20°C线将向东北一带挺进。预计7日至9日,华北平原到江南,最高气温普遍超过25°C,部分地区可达30°C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