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今年看花让人意犹未尽,还有热闹的开城仪式、婉转的昆曲唱腔、丰富的文艺演出,原本我只打算游玩一天,没想到足足玩了三天。”从乌鲁木齐前往吐鲁番赏花的游客吕建波说。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近年来,从视觉消费到文化浸润、从单一场景到跨界联动、从短期“流量”到长效“留量”,赏花经济不断迭代升级。看帕米尔高原上的传统叼羊、塔吉克族婚俗,品艺术灯光中焕发新生的交河古城,穿一身民族特色服饰,亲自体验柯坪木勺、花毛毡等非遗文创产品……与花一同绽放的文化盛宴带给游客深层次的体验。
本届广交会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区(专区)首次以“零展位费”形式集结中国脱贫地区的“土特产”,新疆蜂蜜酒、云南古树茶、宁夏羊裘皮等产品借外贸政策叩开了国际市场大门。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5月3日,在山东济宁市任城区汉园,“书法博士运河创作基地”揭牌,同日在济宁市艺术剧院举办的“文脉赓续·全国百名书法博士作品展”,吸引众多书法爱好者前来参观。展览深度挖掘济宁河道总督署、竹竿巷等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和旅游体验。
花开后不久,莎车县乐义养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便忙着封装最新一批巴旦木花蜜。“花期是采蜜的黄金期,也是销售旺季。”该合作社负责人刘惠文说,“目前我们有巴旦木花蜜、蜂胶、蜂王浆等十多个特色产品,每年销售额近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