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近年来,中巴关系发展顺利,两国高层往来不断,各领域友好合作进一步加强,在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与配合。2019年,中国与巴巴多斯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莫特利总理表示,中国和加勒比国家有许多务实合作项目,以巴巴多斯为例,两国的年轻人在教育、体育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项目众多。
从首届部长级会议的《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到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的《中国与拉共体成员国优先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19—2021)》,再到第三届部长级会议的《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2—2024)》,一份份成果文件持续深入推动中拉合作进程。
国之交在民相亲。过去十年,中拉友好势能不断增强。中方宣布的政府奖学金、来华培训、“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等项目已全部落实。中国“拉美热”和拉美“中国热”同步升温,双向奔赴。
其中,在边贸振兴方面,通过创新代理报关模式、加强市场主体培育,依托边(跨)合区,大力发展“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实施“百企入边”行动,支持落地加工企业厂房建设、设备购置、运输费用、贷款贴息等系列支持政策。鼓励第三方帮助边民拓展销售市场,解决边民不懂政策、缺乏资金、缺乏销售渠道问题,助力兴边富民。
云南区位条件独特,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今年前4个月,云南省外贸进出口789.1亿元,增长2.1%,与云南省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178个,数量比去年同期多17个。
台湾“中时新闻网”署名文章称,有理由相信这股“去中化”“去汉族化”的逆流,未来必然会不断扩散到台湾各个角落,届时所有与中国文化有任何联结的元素,恐怕都岌岌可危。台湾《风传媒》专栏文章指出,民进党为跟“中国”划清界限,用了很多方法,但事实上无法剪断两岸人民之间的千丝万缕。
今年以来国际航线数量一路上涨,4个月新增5个通航国家,79个国家的“国际特种兵”可以直接“空降”中国。像塞尔维亚可以直飞广州、新疆直通阿拉木图,东帝汶也有航班每周往返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