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为破解空间约束,渝中区依山就势对戴家巷开展了立体式更新改造。“一方面,对7200平方米老旧建筑开展微改造,提升社区公共空间品质,引入一批消费业态;另一方面,对临江崖壁空间进行优化提升,新建崖壁步道1100米,在垂直立面打造出吊脚楼畔等6处景观和5个观景平台。”渝中区重点项目建设事务中心主任唐柏君说,更新改造后的戴家巷成为渝中区的一张文旅名片。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表示,《人与自然·澳洲魂》长卷跨越了地域空间,展现出两种文明在艺术空间中的对话。在现实生活中,华侨华人活跃于世界各地,将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传递到海外,同时也把海外先进的文化、理念带回中国。他们在不同文明的空间中穿梭,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让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绽放光彩,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中国游”有多火?近年来,在TikTok、Instagram等平台,#ChinaTravel、#Made_in_China等相关话题持续火爆。相关平台数据显示,我国入境游客流体量持续扩大,今年“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
打造114个垂直风井解决消防通风问题、引入北斗卫星信号解决隧道内定位难题……解放碑地下环道建设过程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重庆渝中停车服务有限公司地下环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陈浩昆说,地下环道投用后分流了地面30%的车流量,释放了地面道路空间,缓解了交通压力,极大提升市民和游客出行体验。
市场当主力。渝中区打破传统财政依赖,注重激发经营主体的投资创新活力,发布民间投资机会清单,引导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与政府合作投资等方式实施城市更新。渝中区石油路街道金银湾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石珂说,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出资”的政企合作模式,他们对金银湾184号老旧小区实施改造,由企业出资从原住民手上租赁房屋后,交由专业公司统一装修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投放市场,并进行统一运营,实现多方共赢。
自1987年第一家跨国公司德国汉高乐泰落户以来,山东与跨国公司“双向奔赴”,强化深层次机制对接,深化各领域创新合作,促进全方位经贸往来,结出丰硕成果。
中国煤矿文工团成立于1947年东北解放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2005年,加挂了“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的牌子。2018年9月,转隶到文化和旅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