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7 12:08:00 | 浏览次数:5069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2023年、2024年大兴口岸进出口规模连续突破200亿元、500亿元,实现成倍增长。今年前4个月延续增长态势,进出口16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6.8%,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33.8亿元,占同期口岸进出口总值(下同)的83.1%。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雪梅表示,怀柔科学城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更是中小企业成长的“沃土”,诚邀各类人才走进怀柔,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培育孵化、创新生态优化,携手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
“最开始只是觉得我外婆长得像洪金宝,吵架像说相声,她的闺蜜团也很搞笑。”林志鹏指着手机里的旧视频笑出声。镜头里,他举着奶茶杯、粉色魔法棒玩具等“话筒”,与村里老人一问一答。林志鹏提问:“大家都问我们是成都市哪里的。”老人不太听得懂普通话却积极回答:“成都是四川的!”“上知天文,下知——”老人抢答“下肢瘫痪!”
深圳5月27日电 (张璐)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人文湾区 数智湾区”论坛2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史学家阎崇年认为,大湾区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更是一个正在跃升的文化共同体。新时代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利用海洋文化优势,三足鼎立,聚力协作,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
揭晓的10位第六届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中,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员苏涛扎根青藏高原,破解古植物密码;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蒲明博十年磨一剑,以新型光场调控理论打破传统限制;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李平以智能农机赋能乡村振兴;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朝武挽救濒危凤尾鸡,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刘伦旭创立“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惠及全球80万患者;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春祥率先提出的“非编码核酸组学”理论,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开辟新路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权伟突破水电技术;四川翠微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仲安病榻攻坚获多项专利;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何杰点亮荒漠光热能源;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一级教授何川三十载岩土为伴,带领团队攻克隧道工程世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