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04:44:34 | 浏览次数:9002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13日表示,英方有关制裁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中方坚决反对,已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助长战事延绵不绝、生灵涂炭,致使和平更加遥遥无期。
此外,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还为1名盲人考生制作盲文试卷,为17名视障考生提供大字号试卷,为残疾考生提供延长考试时间、优先入场等合理便利。(完)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6月5日至7日在沪举行,绿色前沿技术在此集中展示,其中,航运领域绿色能源的转型不容忽视。
云南省水利厅发布通知称,各级水利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发展变化,加密会商研判,加强值班值守,前置队伍物资,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和预案,做好水库、在建水利工程、小水电站等水利工程,中小河流、山洪易发区等敏感地区的监测和巡查,加强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强化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做好“预警叫应”闭环管理,做到应转早转、应转尽转,全面做好洪水防御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避免财产损失。
全国一卷阅读III由四段材料组合而成,四段材料分别选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刘向《列女传》、韩婴《韩诗外传》和崔述《考信录》。据《左传》记载,郑定公出访晋国时,郑国子大叔用了“嫠不恤其纬”这一形象的说法来表达自己对于局势的忧虑。崔述《考信录》将“嫠不恤纬”与《列女传》“鲁漆室女”、《韩诗外传》“鲁监门女”这两则故事联系起来,总结出“虚言竟成实事”的演绎过程,进而对“但见汉人之书有之,遂信之而不疑”的现象提出批评。第14题要求考生回答崔述运用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观点,并谈谈自己的认识。试题的第一问,需要考生在读懂文言材料的基础上综合材料,提取信息,归纳观点。第二问又引导考生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着意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顺着崔述的逻辑,考生可以得出“对古书中的记载不宜盲目相信,而需加以辨析”的结论,即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认识的第一点。同时考生也应注意到,“鲁漆室女”“鲁监门女”的故事均是在“借物喻意”,即通过讲述故事阐明某种道理。对于“借物喻意”的故事,应着重理解故事所阐述的道理,不必强求其真实性,这也是一种认识。这一题目指引考生将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全面思考、分析、整合,导向鲜明。
管涛还提醒,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受阻的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加速,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最后国际清偿能力的作用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5月,中国继续增持黄金储备6万盎司至7383万盎司,为连续第7个月净增持。
游盈隆表示,赖清德上任第一个月,只获不到半数台湾民众的支持,赖清德社会支持基础的流失是全面性的,不同程度的。游盈隆指出,根据相关经验证据,近一个月赖清德社会支持基础的流失主要原因至少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