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展、结构日趋复杂,城市治理也面临着新挑战。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的需求十分迫切。近年来,重庆主城核心区渝中区积极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路径,让“山水之城”焕发新生机。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 “互联网 + 政务服务” 模式,将群众 “急难愁盼” 的教育事项搬上云端,以智能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
1942年,帛书在长沙子弹库一座楚墓中被盗掘出土,因此称为“子弹库帛书”,它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被盗掘出土后几经辗转,于1946年非法流失美国。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霍尔果斯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安康说,“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通过数字口岸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实现铁路、海关数据实时互通,掌握列车动态及货物放关信息,预计提升车辆周转效率20%以上。
标签背后,是渝中区城市更新所要面对的复杂挑战:城镇化率达100%;20.08平方公里土地上,常住人口超58万,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路网密度高居全国前列;2000年以前修建的建筑占比超40%,60岁以上常住人口占比达33%,建筑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城区垂直落差最高超过200米,不可移动文物147处,复杂地貌与历史文脉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