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7 10:41:05 | 浏览次数:0375
何亚东强调,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中方将与欧方一道,全面落实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积极推动中欧经贸合作提质升级,推动解决彼此关切,共同为中欧高层交往作好经贸议题和成果筹备。
2024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办。近日,中方梳理、汇总并形成《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清单》,列明文明互鉴、贸易繁荣、产业链合作、互联互通、发展合作、卫生健康、兴农惠民、人文交流、绿色发展、安全共筑等10类、35项峰会成果落实进展的重点和亮点。
尼泊尔科学技术院院长助理拉宾德拉·普拉萨德·达卡表示,跨国联合培养人才对提升发展中国家科研能力至关重要。这种模式既能让年轻学者掌握国际前沿技术,又能确保技术创新贴合本土发展需求。以尼泊尔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为例,双方通过博士生联合培养、短期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尼泊尔在多个省份建立专业研究中心,培养出一批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的科研人才。
阿依达尔·阿姆列巴耶夫: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这不仅深远影响国际体系的稳定,也对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在内的多边合作机制提出了新挑战。许多国家正在努力寻求更加包容、公正和可持续的国际关系模式,以避免世界陷入地缘政治对抗和冲突的漩涡。
“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也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和红梅认为,南亚地区拥有庞大的年轻人口和快速增长的互联网用户,而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经验丰富,双方在数字技术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基于此,她建议建立中国—南亚数字技术园区,搭建技术转移和产业对接平台,将中国在智慧农业、绿色能源、远程医疗等领域的成熟方案与南亚各国实际需求相结合,让数字技术成为推动中国—南亚区域共同繁荣的新引擎。(完)
阿依达尔·阿姆列巴耶夫:任何国际组织的有效发展都离不开清晰的理念指引。在这一方面,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上海精神”作为其核心理念和指导原则,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可以说这一理念倡导和谐共存,契合亚洲乃至全球许多国家的文化传统。
《百年澳门——明信片里的城市记忆》为澳门文化公所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影像澳门丛书》系列第一本,展示了澳门城市发展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