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6 14:29:07 | 浏览次数:0297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在举行。同步创新推出的北京电影生活节,市民可凭借电影节观影票根,在数十个商圈享受消费折扣、免费停车等多项优惠。在郎园station,餐厅推出“电影主题套餐”,形成了“电影+美食”双重消费热潮,单日客流量突破35000人次。西城区结合影片《白塔之光》,让露台咖啡成为网红商品。在怀柔雁栖湖,“电影+体育”让家庭帆船赛与电影嘉年华结合,在运动中感受电影的魅力。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詹内什·凯恩在致辞中表示,举办电影节和电影展映活动已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优良传统。他坚信,此次在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举办的电影节,将提供独特契机,展示“上海精神”的力量。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当年李娜一度手握13个国内外知名品牌代言,而郑钦文在奥运夺冠之前已有10个代言品牌。”纪宁认为,网球目前在中国的热度已今非昔比,李娜时代已奠定的中国网球经济的热度,在郑钦文夺冠后会被逐渐引爆。纪宁还表示,网球作为全球顶级的职业体育和商业体育项目,正逐步释放巨大的产业经济空间。
昆明4月24日电 (记者 韩帅南)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2025“中国航天日”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在云南昆明举办。活动通过院士主题报告、专题讲座、商业航天产业交流会、航天科普进校园等形式,弘扬航天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展现中国航天辉煌成就、推动航天科技与数字经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