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9 11:32:13 | 浏览次数:7331
“警官们讲的知识真是干货满满,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各种套路,令我印象深刻,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可能就潜在风险,以后我和家人一定会把安全和法治观念时刻记在心头。”来自阳坊镇四家庄村的居民代表李女士感慨道。阳坊镇社区宣传员王先生则表示,“回去就把无人机低慢小相关法规知识再跟街坊四邻强调强调,让大家都自觉遵守。”
河南农机云就是河南省有关部门开发的农机信息化平台,只要农机装上智能终端,农机信息输入平台,就可以实现作业需求与农机分布的精准匹配。平台上不仅有每台农机的分布情况,同时还有它的实时作业轨迹和作业面积,农机信息实时更新,麦收订单及时推送。张少华所在金土地合作社的一百多台农机都上了河南农机云,合作社的负责人在农机云上可以一个人调配全社的农机高效运转,上云的当年,这个合作社所有农机都工作量饱满,每个机手都比往年多赚了钱。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在怀集县沿江中路,街道两旁的居民用铁锹铲淤泥,或把家里被淤泥覆盖的沙发和柜子搬出来清洗。大型挖掘车辆也清理出大片区域的淤泥。
西安6月19日电 (杨英琦)2025数字经济中外合作(西安)对接活动在西安启幕。本次活动以“数智无界·合作共赢”为主题,通过中外嘉宾对接交流,为中国数字技术“出海”与海外资源“引进”搭建双向赋能平台。
为推进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中国在2024年底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今年4月又进一步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
在中山五桂山火龙果基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采摘设备“智采果”机器人的机械臂正在田间忙碌作业。该机器人定位精准,出“手”快速,仅用0.8秒就能摘下一颗火龙果。据悉,该机器人目前已实现单日采摘果实超1000斤,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控制果实损伤率在8%以下,远低于人工采摘的15%。“AI+机器人”的硬核科技,变成了农民手中的“增收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