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7 12:46:42 | 浏览次数:9276
5月19日,中国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南疆行活动走进喀什,在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开展三大板块活动:科普大篷车的互动科技展品,让同学们充分了解与航空航天相关的基础科技知识;科技实验活动,让同学们充分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炫酷的无人机表演秀场,让同学们充分体验高科技的神奇玄妙。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了把资源真正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来。刀刃向内,不仅指向不良风气,也指向错位政绩观。新修订《条例》突出强调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出台政策措施、决定重大事项,尤需力戒大手大脚、寅吃卯粮,要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抓改革、促发展、干实事上,确保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地见效。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今年公众科学日,计算所创新设计"神计妙算科幻游"和"科幻解密寻宝"两大主线科普游戏;“计算的脚步”展厅将以时间轴形式呈现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神计妙算小课堂”推出“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从机械式计算机到阿尔法狗”、“AI上天:太空发展新引擎”、“异构超算——芯片乐高队 VS天气大魔王”和“手舞奇迹:探索机械手的科学魔法”4场科普讲座。
《日暮·归乡》这部耗时两年拍摄的作品,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些来自东北关外、黄河两岸、长江南北、滇桂边陲的老兵们半生波折,以及他们对家、对母亲、对故土的翘首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