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近期,离境退税、支付便利等多项利好政策措施综合发力,吸引大量入境游客在中国开启“旅游+购物”新模式。“来沪扫货”“老外拖着行李箱去义乌采购”等成为社交平台上热门话题。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上海、深圳、义乌等地入境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38%、188%和60%。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因此在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应该同步适度推进税制改革,适度降低名义税率,让企业实际税负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同时国家财政收入也并不会由此减少,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要解决这一问题,放松税收征管并非良策,因为这不仅涉及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渎职问题,也影响社会公平,毕竟各地税务机关征管力度不一,将影响企业公平竞争,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
“五一”期间,深圳入境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接待入境游客138.71万人次,同比增长93.5%。入境游客最喜欢的深圳旅游类型为滨海度假、商圈休闲、美食体验。“五一”期间,青岛入境游同比增长80.77%。青岛与韩国地缘相近,便捷的交通使青岛成为韩国游客短途旅行的热门选择。湖北武汉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70%,增速领跑中部地区。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即使市场波动时,熊守军坚守“宁可企业吃亏,不让农民受损”的承诺。“2022年小麦价格下跌,我仍按订单价收购,尽管多支出几十万元,但大大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熊守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