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5 22:59:11 | 浏览次数:2203
不久前,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超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展示与交易;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举办,聚焦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科技博览》科普模型师、《原来如此》主创人员@模型师老原儿以拟人化昆虫角色“蟑螂老原儿”,通过身临其境的仿真还原向孩子们讲述了苍蝇体外消化的“液体魔法”、蚊子口器启发的无痛注射器原理等仿生科学知识。据了解,@模型师老原儿在抖音平台上持续为青少年进行科普,获得超900万粉丝关注,相关合集播放总量已突破12亿。在航天探索环节,北京科普作协会员@哈喽王叔则带领小朋友们分组拼装“玉兔号”月球车模型,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介绍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月球背面着陆等相关知识。
马拉松等路跑赛事的比赛周期短,且能容纳数万人同时参赛,拉动消费效应明显,成为“银发经济”和“赛事经济”两相结合最为顺畅的方式之一。
在巅峰对抗赛环节,林丹还与当地一名羽毛球运动员组队,迎战羽毛球世界冠军郑雨领衔的球队。现场观众高雪梅表示,“看林丹行云流水的球技,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像小静这样沉迷于拆卡的孩子不在少数。深圳一所小学的班主任邓老师观察到,经常有学生扎堆围在垃圾桶旁拆卡包,碰到不喜欢的直接扔掉。“有的学生为此缩减餐费,只为抽到心仪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