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7 03:20:57 | 浏览次数:9216
一段时间以来,从北京中轴线跻身“国宝顶流”,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打造沉浸式三国文化盛宴,再到“凤冠”“藻井”成为文创灵感源泉,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亮点频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能量正被不断激活。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贵港市、玉林市、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来宾市、崇左市、区本级)
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野生动物保护摄像机搭建智能监测系统、红外相机监测设备加入雪豹“守护力量”、在非洲的6个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多参数水质监测仪水上巡检精准识别污染区、智能化管网掌握城市地下“血管”健康状况……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总书记称赞这一成果“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并要求“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开赛首日,于子迪参加女子200米蝶泳争夺,在决赛中以2分09秒86的成绩拔得头筹,收获个人首枚全国比赛金牌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个人最好成绩。
据悉,2022年,中国青少年公益基金会联合联想集团发起了乡村教育公益行动“青梅计划”,在全国发掘了100位青年乡村教师,并捐建了100个拥有智慧大屏的“青梅教室”。2023年,在九江修水县何市镇,联想集团与这里的“青梅”老师一起,翻新了一座小镇科技馆,这便是“未来科技馆”。
赴地方考察时,习近平也多次提到这一点。今年3月在贵州,他要求当地“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此次在洛阳,习近平再次强调,文旅融合“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