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9 18:57:46 | 浏览次数:8252
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6月16日向媒体发布信息称,为配合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6月“乐享健康生活”主题,该馆近日联合首都体育学院共同举办“乐享健康生活·科技助力成长”主题活动。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副所长苗利辉在《丝路脉动——从龟兹到敦煌》讲座中提到,古代龟兹和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它们得益于丝路的丰富养分,丰富了中华文明。在凉州石窟及敦煌的早期石窟艺术中,无论是洞窟形制、壁画题材还是艺术风格,都明显受到龟兹石窟艺术的影响。沧海桑田,多元荟萃的龟兹石窟艺术在延续了五六百年之后,逐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地处河西走廊西端、西邻新疆东境的敦煌石窟艺术却是一派繁荣的景象。一枯一荣间,石窟艺术在龟兹与敦煌的互动传播中得到了更加辉煌的发展。
为期两天的会议并未讨论四个有争议的边境地区问题。柬埔寨首相洪玛奈15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柬方已向海牙国际法院提交正式信函,寻求该法院解决其与泰方有争议的四个边境地区的争端。
在学术研究方面,龟兹与敦煌都衍生出了专门的学科领域。龟兹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敦煌学的不少难题可以从龟兹石窟中追本溯源”已成为学界共识,两者具有密切的学术关联。敦煌学已成为国际显学,研究范围包括石窟艺术、出土文献、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学者参与。而龟兹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佛教艺术传播、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山东省政协委员于富军建议,应注重多方联动,搭建社区老幼融合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统筹、街道引导、企业配合、社区参与”的多元协同合作机制,在统筹资源整合、打造活动场景、提供服务供给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构建多空间的老幼互动机制,打造老幼代际融合社区多元复合场景,推动“一老一小”代际互助活动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