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9 11:24:03 | 浏览次数:9392
记者采访了解到,已有部分企业在招聘时放宽年龄限制,企业受访人士表示“更看重大龄求职者的经验和能力”。同时,关于放宽或取消招聘年龄限制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消除不合理的就业限制和歧视,还需迈过哪些坎?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对西北城市来说,机场的作用尤为重要。西北不沿海,也没有内河航运。依托铁路和机场打造枢纽,形成开放门户,无论对区域还是全国而言,都具有经济与战略的双重意义。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但这个创新不是模仿式创新,而是原始创新、自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就指出:“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2024年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深刻论述,强调“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越来越接近国际经济技术前沿,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更多依靠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总的来看,新质生产力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通过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在给定总投入的条件下,形成更多更好的产出。新质生产力的“新”,包括科技创新、经济创新、企业创新、行业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各个层面的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手段,可以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也可以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的载体,既可以是新兴产业,如绿色能源、量子通信等,也可以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传统产业,如高端制造、智慧农业等。
杭州6月9日电(林波)6月9日,浙江省档案馆以“请听档案说”为主题,以“我在档案现场解密档案故事”为主线,紧扣抗战档案,开展“6·9”国际档案日现场活动,包括集中公布侵浙日军投降和遣返档案、发布浙江抗战档案珍品名单及地图并进行展示、举行抗战档案沙龙、档案捐赠仪式等。
“周宁24℃康养空间”品牌发布是本次推介周的一大亮点。周宁县平均海拔800米,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县城,拥有盛夏日均气温仅24℃的独特优势。该县将“24”这一数字生动提炼为文旅品牌核心,推出周宁24景、24式、24味、24菜、24鲤等系列内容,为游客打造沉浸式康养体验。
此外,围绕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意见》提出两个80%的目标。也就是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