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沈家湾客运码头是嵊泗列岛民众出行的重要枢纽,日前也迎来升级。例如,沈家湾客运站的汽车通道现为7车道待渡区和14车道等候区的“海上快车道”,车辆通行更加顺畅。5月5日,当地还增设嵊泗至沈家湾方向的15个班次。
《报告》显示,中国青年出境游市场出现客源地集聚与目的地分化特征。出境游出发地TOP5榜单中,上海以绝对优势领跑,广州、北京分列第二、第三,成都、深圳则位列第四、第五,打破了传统一线城市垄断格局。在出境游目的地榜单中,泰国曼谷和韩国首尔成为中国青年旅行目的地最热门选择的TOP1和TOP2。相较于境外长途旅行,上海年轻人周末出境的频次逐步加大,堪比“周边游”。《报告》显示,超过两成的上海青年选择周五出发,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
如今,同事们称他是电站“活地图”——随便说出一个子阵的设备编号,他基本能准确描述其所在位置、运行年限和维护记录等。这份“超能力”背后,是日均数万步的丈量和无数个钻研技术难题的夜晚,更是把青春热血融入戈壁滩的执着。
从山河草木间提取色素的传统染色技艺,在我国已传承数千年。据史书记载,“染色之术,远始于轩辕之世,黄帝制定玄冠黄裳,以草木之汁,染成文彩”。西周开始有专职的“染人”,秦朝设有“染色司”,唐宋时期设有“司染署”“染院”,明清时期设有“蓝靛所”。《诗经》《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古籍中,均有植物染的记载。
在村里的研学基地,10多名小学生围在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非遗传承人玉康坎身边,好奇地观察傣纸制作。纸框轻轻摇晃,纸浆均匀分布,在玉康坎手把手传授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尝试捞纸。这样的场景,每周都会在曼召村上演。“看到传统技艺在孩子们手中延续,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玉康坎笑着说。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如今,温州S1线的司机手动驾驶对标合格率高达99.9%,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吴俊豪和徐宇锋的努力付出。吴俊豪2022年晋升为指导司机,两人从同事变成了“师徒”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