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05:29:26 | 浏览次数:9871
南宁5月9日电(记者 黄艳梅)记者9日从广西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南宁市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高质量发展项目近日正式启动。该市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民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川拥有全国最好的堆照资源,这个优势可以做什么?长虹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电控部副部长杨沁当晚在分享中介绍,公司研制出国内首创的e-Flash放疗设备,攻克了超高剂量率电子射线剂量监测系统工程应用的世界级难题,使肿瘤放射治疗可在1秒钟以内完成、降低30%至80%副作用,并在今年3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据四川省政府官网介绍,四川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八个区域之一,拥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多个重大区域创新平台。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近年来,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走在智慧医疗应用创新前沿。该院与华为、润达医疗联合推进“AI医疗全场景应用”,从智能分诊、临床辅助诊断到诊后全周期健康管理,构建覆盖诊疗全流程的智慧服务体系,目前已重点完成六大场景系统建设与落地应用,成为南宁市医疗智能化转型的缩影。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阳世雄称,该院于今年正式推出广西首个“数字人医生”服务,引入肺结节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通过AI精准分析肺部CT影像,使早期肺癌患者得到有效根治。该院还通过发布AI智能导诊机、AI数字人随访系统等,通过人工智能优化服务场景,重塑患者体验,释放AI的普惠价值。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