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9 20:10:19 | 浏览次数:5298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体经济始终是“压舱石”,只有把发展的本钱积厚,才能在畅通经济循环中掌握主动。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2024年9月,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就网民关于“取消营运车辆、摩托车使用一定年限后强制报废”的建议作出回复。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国务院相关部门将统筹考虑机动车技术状况、使用强度、安全需要、节能环保、扩大消费等因素,综合社会公众、行业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各方意见,研究确定机动车报废的科学合理标准,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吉利等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给不少外国汽车品牌带来压力。”美国CNBC网站18日报道称,美银证券汽车产业分析师约翰·墨菲当天在美国汽车媒体协会有关活动中表示,美国底特律三巨头(即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应“尽快”退出中国市场。他同时警告说,美国三大车企需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削减开支,尤其是在内燃机业务方面,因为这是目前利润的主要来源。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受访者会用追求性价比(76.03%)、实用(73.21%)、悦己(71.56%)、颜控(46.29%)、小众(29.97%)、精致省(28.21%)、极简(27.38%)等,来形容自己的消费偏好。78.42%受访者在消费时会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愉悦、减压等情感心理需求也同样重要(69.24%),此外,受访者在消费时还会满足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需求(52.69%)、审美与身份认同需求(50.49%)、社交需求(37.23%)等。
越南社会科学院东南亚与亚太研究院越中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杨文辉说,期待习近平总书记的访问促进越中关系在“六个更”总体目标指引下不断发展,推进越中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亚洲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