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5月12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与环球网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承办的2025“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正式启动。来自全球20国的媒体人齐聚北疆,开启了一场跨越草原与城市的文化探索之旅。在启动仪式上,曾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留学的蒙古国新闻网记者伊苏·图布辛以其独特的“双重身份”,用“变化”“融合”“桥梁”三个关键词,细腻勾勒出她眼中的内蒙古图景。
台湾“中央社”引述台军方2023年防务报告书显示,首批11套“海马斯”系统将优先部署台湾岛西部,并计划在岛北、中、南及澎湖作战区各新增一个“多管火箭导弹连”。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该系统由台军前“参谋总长”李喜明任内提议采购,定位为“跨区增援”而非“源头打击”。
鉴往知来,砺行致远。经过十几年的生动实践,中央八项规定成了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举措,为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探索了有效方法,积累了宝贵经验。比如,必须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没有总书记,这事干不成”,这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高度共识。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中央八项规定的制定和落实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喊千句“给我上”,不如一句“跟我上”。只有坚持领导带头做、带头抓,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才能形成上率下随抓作风的强大合力。比如,必须坚持固本培元、激浊扬清。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党员干部应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养正气、祛邪气、固根本。再比如,必须坚持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以真抓实干取信于民,以优良作风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必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贯彻执行,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必须坚持动真碰硬、久久为功,对不正之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紧盯不放、寸步不让;必须坚持明确责任、压实责任,推动作风建设责任主体到位、责任要求到位、考核问责到位;等等。这些宝贵经验深刻揭示了八项规定何以改变中国,是实践的启示、规律的总结,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运用到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的具体实践中去,不断开创作风建设新局面。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每年为社会培养约10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社会认知偏差、发展环境待优化等问题。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氛围,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从驼奶储存难题的攻克,到放牧模式的革新,再到繁育技术的重大突破,科技创新为驼奶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沙漠中,驼奶产业将乘着科技的东风,创造更多奇迹。(完)
“繁育成功后,现在1峰改良后的双峰驼产奶量相当于过去3峰甚至4峰。这样的成果,大家都喜闻乐见。预计明后年,我们的繁育规模有望达到每年100至200峰。”吉日木图满怀信心地展望。